新能源汽车质量不达标 三类新能源汽车骗补查处
国家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以来,每年都会有一个既定的推广效果督查。但是,有些年份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推行下去,或者延迟了督查,对推广效果的监督并不严格。
新能源汽车骗补被曝光后,今年1月,史上最严格的“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启动。核查内容包括: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新能源汽车用户车辆运行使用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牵头的督查共分5组,分别由国办督查室、工信部装备司、发展改革委产业司、科技部高新司、财政部经建司带队。督查对象涉及面很广,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等在内的26个省市自治区政府。
7月6日的会议上,相关部门传达了骗补核查已经结束的消息,公布了骗补以及违规谋补的认定界线,和骗补的处罚措施。
认定违规的有三类:一是车辆未达到推广标准甚至未生产,违规取得牌照骗取补贴;二是车辆符合规定,不过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未达到补贴条件提前谋取补贴;三是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补贴后大量闲置。
“第一类就是骗补,性质较恶劣。二和三是违规谋补,实际上是因为补贴政策本身的漏洞,被企业抓住了。后两种也是违规比较多的。”上述企业人士称。
这样分类是合理的,因此处罚也应该基于此有轻有重。“西安会议”公布了违规企业视情节面临的处罚:取消财政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将问题车型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等。
但相关部门目前为止对骗补企业名单严格保密,并没有对外公布。目前只听说,车企注册一个公司,然后再将新能源汽车卖给它,进行了交易,但车辆没有运行或很少运行,这种情况比较多。哪些企业面临处罚还不得而知。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买车顾问》,有爆料、有深度、有意思! 汽车中国,中国最专业的汽车消费门户,微信公众号:carschin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