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汽车网

成都"抽奖专业户"4年中奖上百次 每年手机话费都是抽奖送的

发表于:2025-01-18 作者:29汽车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18日,阿坤的家在一楼。通常情况下,他习惯把领回的大件奖品,堆放在进门的鞋架旁边,昨日,他从成都西门坐地铁到东客站附近的一楼盘售楼部,领回了一件香蕉牛奶。 他翻开手机,在2月27日结束的微信点赞赢蛋糕的抽奖活动中,他的票数位列前10名,隔两天该领蛋糕了

阿坤的家在一楼。通常情况下,他习惯把领回的大件奖品,堆放在进门的鞋架旁边,昨日,他从成都西门坐地铁到东客站附近的一楼盘售楼部,领回了一件香蕉牛奶。

他翻开手机,在2月27日结束的微信点赞赢蛋糕的抽奖活动中,他的票数位列前10名,“隔两天该领蛋糕了。”而在最近一个月,他还先后在其他微信公众号通过刮奖和积累投票,赢得了一箱方便米饭和四星级酒店一晚免费住宿。“要是我把奖品全部保存好的话,可以开一家生活小超市了。”阿坤翻出了放在家中的充电宝、自拍杆和便捷秤,有的还没来得及拆封。

玩抽奖活动4年来,阿坤自称大大小小的奖品中过上百次,最初是有奖必领,如今他放弃了一些小奖品。他指着卧室墙壁上的长虹空调说,“那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奖,但奖越大,中奖过程越辛苦。”

当时,长虹商城的抽奖活动,需要参与者找人投票,每一票得分有加有减,如果总分刚好到中奖的分值,就算成功。在微信群的帮助下,活动开始第一天晚上,阿坤就把空调搞定了。

其实阿坤“真正开始发力”,是从2014年起。“反正从2014年到现在,我就没有再充过话费。”阿坤笑了一下说,他的话费不高,因为平时没有工作,联系的人少,每月8元钱的套餐和2元钱的亲情包月号码,每个月话费也就十几到几十元,而2014年以来,单单通过“成都移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抽奖活动,中得的话费少说也有三四百元。

群体的力量

平均一周三次抽奖活动

2012年,带女朋友看了一场电影后,阿坤在想,有没有免费领取电影票的活动,经朋友介绍,他下载注册了一个账号,第一次领到了免费电影票。

这次经历让他在免费追逐礼品的路上尝到了甜头,在微信公众号还未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时候,他开始筛选出一些活跃分子,决定建个群把这些人集结起来,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助力。阿坤的群着力于成都本土,用他的话说,“外地人中了成都的奖,不可能专门坐飞机过来吃顿免费牛排嘛。”

不到半年,阿坤的群发展到了200人,随后,群里面的人数开始猛涨,朋友拉朋友,凡是玩活动并且愿意互帮互助的,阿坤都收,如今,群里的人数已经达到400多人,阿坤也被众多玩家称作“大神”,遇到一些“僵死粉”或者只拉票不帮别人投票的人,他会将其踢出大群。

“这应该是成都本土最大的一个玩抽奖活动的群。”尽管没有做过比较,但阿坤很有底气。他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一个火锅店免费券的获奖者名单,十名获奖者中,数出的一半都是他群里的人。从微信群的聊天记录看,群里平均一周至少会出现3次各种抽奖活动的信息。

阿坤说,建了群以后,他最多时一个月至少要领10次奖。在他看来,现在领奖次数多,但奖品种类单一,因此遇到同样的奖品,他不愿去领了。“我现在把自己玩成个半职业的了。”

如今,阿坤又处于失业状态,在没奖可领的时候,跑一下车,“毕竟充电宝、方便面不能当饭吃”。

抽奖达人揭秘:

大奖,要么坑人 要么累人

成都商报记者在微信上搜索“成都”打头的公众号,商家囊括了餐饮、房地产、旅游等各大行业。送出的奖品,从就餐、住宿体验,到电影票、景点门票、电话费,再到饮料、坚果、大米、粮油、保温杯、充电宝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其中,价格上千的家电和苹果手机,也偶有出现。

抽奖变迁:

从箱子摸奖,到朋友圈点赞

年近60岁的梁治国感叹,抽了十几年的奖,他自称算是见证了这些年抽奖活动的变迁。“2000年,火车北站附近一家杂货店开业,老板搭了个舞台,准备了一个红色纸箱,让过往市民把手伸进箱子里免费摸奖,领取一些洗漱用品。”如今他发现,相比现在的网络抽奖,以前那些原始的抽奖活动在大街上已经绝迹了,“但那时的抽奖活动每个程序都在眼皮底下,很公平。”

如今微信抽奖的方式,除了刮奖、玩游戏积分和转转盘之外,拉票是最常见的。其中,在朋友圈点赞数量的评选中,抽奖人将商家的宣传信息发到朋友圈之后,邀约微信好友给该条朋友圈点赞,在活动截止日,将朋友圈点赞的截图发送给商家,商家根据点赞数量对抽奖人进行排名。另一种凭朋友圈转发数量的方式对抽奖人来说要麻烦很多,这需要发动微信好友发一条与自己相同的朋友圈,并收集每一条朋友圈的截图,商家根据截图数量来评判名次。

长期关注抽奖活动的李密向记者总结说,现在的抽奖活动,要么坑人,要么就很累人,尤其是大奖。今年年初,成都一家海鲜餐馆推出了免费领取苹果6s手机的活动,按照活动评比流程,李密将该店的美食发到朋友圈后,让群里面玩活动的朋友帮忙转发,朋友又将转发的截图回传给李密,“连续10天,每天手机不离手,弄到凌晨两三点钟。”最终,李密收到了320张转发截图凭证,他志在必得。

1月19日,在评选活动最后一天,他致电该海鲜餐馆公众号上的电话,对方让他先传几张朋友圈转发的图片过去,以表明参加了活动,并称择日通知他到现场查看朋友圈转发数量,不过活动结束后几天,李密没有得到任何通知,于是上门找到该店大堂经理,对方却称获奖名单已公布,让他奇怪的是,自己作为参与者,手机里存的320张朋友圈转发截图还没有给对方查看,对方公布出来的结果中,“网名居然被刻意省掉了几位字母。不把凭证公布出来,谁知道票数有没有被后台改过?”

抽奖变味:

懂技术的修改数据拿奖

即便像阿坤这样的“大神”级抽奖人,对于修改抽奖数据的技术人员,也是望其项背。“他们才是大神,凶得很。”

其实,在激烈的竞争背后,一些抽奖者也动起了利用编程和软件对活动数据进行修改的脑筋。昨日,记者联系上了一位从事编程的玩抽奖人士,对方透露,网推公司的后台程序员可能直接操纵分数。与此同时,抽奖人也会在抽奖活动程序上动手脚,还有专门帮忙刷票的团队。“这主要集中在以玩游戏获积分的抽奖活动中。”

该抽奖人称,曾经在一个公众号推出的玩网页游戏积分获奖的活动中,他通过电脑操作,更改了自己的积分。“比如根据闯关的数量获取积分,游戏玩得越好,积分越高,名次就越高。”然而,像积分这样的客户端数据,在上传后台服务端之前,可以通过电脑操作,将数据更改,“本来你只闯过3关得了3分,但懂技术的可以将自己的分数改得更高。”

另一种考手快的点击游戏,抽奖人还可直接下载一种点击加速器,“本来每点一下有一分,但通过这样的加速软件,点击一下,分数会跑到好几分。”

商家的老熟人

有人无所谓 有人烦

“‘抽奖专业户’几乎占据了我们公司获奖者的半壁江山。成都一家餐饮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对方称,其实每一次参与者在发朋友圈之前,公司都会要求其到店品尝、拍照,再将照片和感受发到朋友圈,“抽奖人为了赢得奖品,到店里炒起了人气,把店里的美食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转发,把餐馆的品牌和活动传播出去,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该负责人称,最终的目的还是靠他们口口相传,发朋友圈只是个活动的形式,因此参与者是否都是固定的群体,其实无所谓。

不过对于需要用抽奖活动宣传新产品和优惠政策的公司来说,老面孔却不受待见。成都某连锁超市市场部工作人员称,零售业受众本身就很广,相比电影票、门票和固定的产品,赠送购物卡的抽奖活动更能符合每一个人的胃口。“我们希望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活动,了解公司的产品优惠信息,但如果这些信息长期被固定的群体霸占,也就失去了意义。”

对方坦言,那些专业的抽奖人为了奖品,频繁光顾,其实并无问题,只是对商家来说,抽奖人带走奖品,在看似热闹的场面背后,商家的目的却没有达到。

0